6歲寂寞病童的啟發 女狀元選擇留港讀醫助人
發布時間: 2017/07/12 10:45
最後更新: 2017/07/12 11:02
聖保羅男女中學兩位考獲7科5**的狀元鄧惠慈和李朗軒,兩人的父母都是老師,但均稱沒有因而感到有壓力。兩人對考獲佳績感到意外,雙雙表示期望留港讀醫。
女狀元鄧惠慈指,已持有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有條件錄取,但打算放棄到外國留學的機會,選擇留港讀醫。她解釋,中五時曾跟隨一名兒科醫生在醫院工作,期間見到有一名6歲小童長期留院,很難得才有醫護人員與她聊天,引發她期望日後能幫助更多病人,直接幫助病人減輕庝痛。她現時未決定入讀中大還是港大醫學。
鄧指,母親曾是中學的輔導老師,故平日不會給予她太太壓力。對於考獲佳績感意外,原只估計可考到38分。平日只要上堂留心聽書,回家溫習,長假期每日最少溫習6小時,閒時會做手工減壓,近來在做刺繡。
男狀元李朗軒對成績感到興奮,期望日後從醫。他稱對科學感到有興趣,早前透過參與職業導向活動,對醫學增加認知,因而令他希望日後可以在前線工作,另望能從事科研。
對於政府最新提出的50億元教育新資源,鄧惠慈指曾於一次義工活動中接觸低下階層,發覺對方抗拒讀書,令她認為政府需要投放資源讓低下階層可以自己的能力考入心儀的學校,不受家庭環境影響,增加公平性。
李朗軒則指,明白文憑試競爭激烈,未必所有人能入讀大學,期望政府能投放資源於非大學的出路。李認為,政府的班子應該具民望,方能代表民意。至於推行國民教育,李認為,若內容是有褒有貶,可訓練學生分析和判斷力;惟不應藉國民教育推行有選擇性的教育,只圖加強學生的國民身分。
至於港獨,李認為政府應反思,為什麼有人提出獨立,而十年前無人提出?會否是施政或民生問題導致市民對內地有抗拒?但他認為,現階段推港獨不切實際 。
【延伸閱讀】庇理羅士女狀元施奕昕 每日溫習15小時
【延伸閱讀】女拔萃生林莉雯 膺今屆「超級狀元」
【延伸閱讀】女拔萃誕「超級狀元」 麥明詩莫文蔚同為女拔生